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博雅笔谈|第24期:体育与美育

文章来源:通识教育学院 作者:周彩华 发布时间:2023-05-22 16:19 点击数: 【字体:

主持人语:

体育美育协调发展是将外在的身体素质和内在的心灵陶冶紧密联系,促使体育美育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达到动态平衡的境界。柏拉图主张“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苏格拉底认为“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强健的身体和精神”,我国自古以来都强调天人合一、修身养性、身心统一,便是强调体育与美育相结合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本期笔谈特邀请师生探讨“体育与美育”这一话题。

                                             周彩华

生命美育是指通过具有积极意义的教育活动,加深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生命美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及性格品质的塑造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真正了解生命的内涵,促使其养成良好的性格品质。

推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的中心思想。其中,“体”是指体育教育,“美”是生命美育的代表,二者相辅相成,联系密切,如体操、健美操及花样滑冰等体育项目能够充分体现出生命的独特之美。

体育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及积极探讨生命美育内涵的自主性,自觉提升自身的美学素养,主动与其他学科如艺术类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吸取优秀的经验,共同研究与分析美育教学的模式与方法,提高教学综合能力,为“体美”融合教育实施提供保障,为生命美育注入新鲜的血液。

746eb4e6f44c449796027206b7c41e0a.jpg

莫旻荧,广西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通识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五一”劳动节在苏州游玩,拙政园雅致精美,狮子林生动有趣,沧浪亭韵致婉转,留园石头记值得流连……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随处可见的汉服小姐姐,她们衣袂翩翩,清新自然,在春末夏初的阳光里,在富有山林之趣的古典园林里,或站或坐,或停或游,即使游人如织,汉服小姐姐们仍是美丽风景里一抹靓丽的色彩。中国传统审美除了唐代偏好雍容华贵,其余大部分时期以清新淡雅为美,这不仅体现中国人的自信感和含蓄美,而且是对天然与修饰、外在与内在、柔与刚、瞬间与永恒的注重,其实质是构建美感与道德感的密切关联。清初画家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时代是生活的底色,每一个中国人都为新时代增光添彩,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新时代的写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汉服小姐姐不是林黛玉式的多愁多病身,这一代年轻人积极乐观,活力满满,他们的创意天马行空,他们的姿态笃定自信,他们的美是健康的、具象的,必将大有作为,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5ae030fa93a9401aa8eac298749702b6.jpg

小议体育与美育

中国书法被称为精神的舞蹈,是线的艺术,这条线是生命线,是生命力的舞动,是通过笔的高低、轻重、急缓、方圆、顺逆、藏露,墨的焦、浓、重、淡、清体现出来的气韵。书画同源,这气韵生动入画中,一气贯注流动成连绵的诗意空间。精神的舞蹈与身体的舞蹈甚至武术同根,刚柔、虚实、阴阳……难怪当年公孙大娘“一舞成三圣”,画圣悟笔道、草圣悟书道、诗圣悟诗道,本同末异所传或非虚。诗、酒、剑、书、画、文皆在成人,成就健全人格,于是眼中有山水,胸中藏丘壑,笔底生烟霞,舞可动乾坤。人性相通不论西东,有“现代舞蹈之母”之称的美国著名舞蹈家邓肯,就强调通过身、心、灵的融合以展示人之生命力。

6dd483ff34f84936bed3bf608abeeec4.jpg

向一优,文艺理论党支部副书记、系副主任

雕塑作品中的力与美

体育运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运动员肢体语言在视觉上的力量与美感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灵感,雕塑家以体育元素作为创作素材融入作品之中,将体育运动所蕴含的精神与观念、动感与速度生动、立体地表现出来。体育题材的雕塑作品在艺术创作中独树一帜,其中,希腊雕塑家米隆(myron)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的《掷铁饼者》形神兼备,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现任广西美术家协会主席、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石向东教授曾经说过,“凝固的形态是雕塑,运动的形态就是体育”,他的体育题材代表作《最后的防线》和《走向奥林匹克》用艺术的语言对运动员的精神、姿态以及对体育运动的认知进行提炼、转换,创造了体育精神力与美完美融合的精品力作。

4804713dab6a4ee09faf58fe9df0ae70.jpg

   通识教育学院办公室主任、兼职组织员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我们应该去发现和体验,例如运动之美、体育之美和体育育人的美好回忆。

20186月党建活动,支部党员专程到河池七百弄去拜访一所乡村学校的四位体育支教老师。这所大山里的学校体育课,让我震撼不已。体育课时间,操场上热闹非凡,武术、体操、音乐和体育舞蹈都融入其中,生动展示了体育文化的魅力和运动的喜悦,每个孩子的眼里都充满着期待,到处都洋溢着欢乐,让体育课堂生机勃勃。这四位体育教师,用体育的审美教育直观、形象地传授体育技能,融体育、美育、德育于其中,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满足了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要,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到美的愉悦与成功的欢乐。

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那一刻我在思索,用体育育人的方式让孩子去体会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欣赏美好的感受,在强健体魄、健全人格的同时,能深刻体会到真善美的真实意义。

教育,是在帮助他人寻找人生;体育,则是在帮助他人更好的享受人生。

dfd04b4e64ff45a78f8e76df4131fcbd.jpg

黄学惠,体育党支部书记、副教授

体育和美育

体育锤炼意志,美育陶冶情操。

体育培养纪律,艺术拓展想象。

体育是生命的源泉,美育是灵魂的寄托。

体育放飞青春的梦想,艺术释放内心的灵魂。

体育的魅力在于激情与汗水,艺术的美妙在于创造与灵感。

体育与美育,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在运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艺术的气息,运动员的优美动作、精彩的比赛,让我们感受到了力量、速度和技巧之美。在艺术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体育的影子,舞蹈的体态、音乐的节奏,让我们体验到了人类身体的曼妙旋律。让我们一起热爱体育,尊重艺术,共同塑造人类的精神文明。

e75b4e071c5648ce93a887815bce1f81.jpg

韦宇杰,体育系副主任

我真正热爱这个世界,是从接触篮球运动开始的。在球场来回穿梭的身影,双脚离地的跳投,球撞框的声响,渐渐地我篮球技术提高了很多,可以将希望投入篮筐,可以将喜悦留在脸上,可以获得球友的称赞。

热爱是一种珍贵的情感,只有真正的热爱,付出不懈的努力,才让我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只要一摸到篮球,脸上会扬起笑容,在这些细节中我发觉我喜欢篮球和喜欢一起打篮球的人。

篮球没有亏待我,带给我快乐和满足,对得起我抛下的每滴汗水,对得起我满腔热爱。

68864fd89049452ca94fda91cc5cc593.jpg

黄煜萤,美术学院 2019级本科生,2022共青团杯学生迎新篮球赛女子组MVP获得者

“我的意志将决定我的未来。我的成功与否不是他人决定,而是我自己。我就是力量;我可以清除我前面的所有障碍,或许我会迷失自我。我的选择,我的责任,赢或者输,我命运的钥匙由我掌握”。这是我最喜欢的球星——扬尼斯·阿特托昆博的名言,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字母哥。因为喜欢字母哥的缘故,我球衣的号码34号被我从小学用到了大学,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看到我球衣上的数字,想到字母哥一人带领雄鹿队取得胜利,一股油然而生的力量从我的身体当中迸发出来。

从小学的篮球俱乐部到初中高中的篮球校队再到大学里的MVP,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虽然过程十分漫长,但是“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

最后祝福即将毕业的2019级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同学们,希望大家前程似锦,希望每个人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我的选择,我的责任,赢或者输,我命运的钥匙由我掌握。”

9a6aca464e4b462d82c8258cc965d13e.jpg

周言博,影视与传媒学院2019级本科生,2022共青团杯学生迎新篮球赛男子组MVP获得者

我的父亲是一位体育老师,也是位运动爱好者,在我小时候,他就常在运动时把我带在身边,耳濡目染下我深受父亲的影响。记得父亲时常说道,学校的体育课不能只是“跑跑跳跳”,应当让学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更当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还要培养健康的行为品德。但是孩童时候的我又怎么会懂得这些。

当我读了一些书,走了一些路,穿过茫茫人海我即将成为一名美术老师,我似乎渐渐懂得了父亲的话和用心。体育不能只是“跑跑跳跳”,美育也不仅是“吹拉弹唱”,其意义并非只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艺术专长,更重要的应当是引导学生涵养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469dace2654046349f8f1ea20b321bd0.jpg

孙王立, 美术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

中国“双奥之城”百年圆梦,展望美好未来

中国北京是世界上第一个“双奥之城”,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都为世界奉献了奥林匹克史上“无与伦比”的精彩,两次体育盛会的开幕式成为形塑中国国家形象的盛典。北京成功举办两届奥运会把奥林匹克理想谱写在中华大地上,让奥林匹克精神扎根于亿万青少年心中。

北京奥林匹克文化之美的传播,并不会随着奥运会赛事的结束而终止,北京奥林匹克文化之美将从一个奥运城市传向另一个奥运城市,正如皮埃尔·德·顾拜旦所说:“奥林匹克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种源于内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ae12652f0bd94e66a099d5124e9d0615.jpg

周彩华,体育党支部统战委员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