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博雅讲堂第十四讲“红色艺术经典在教学中的融入— 人文通识课的‘课程思政’建设”

文章来源:公共课教学部 作者:孙桂平、黄薇 发布时间:2020-12-03 15:37 点击数: 【字体:

121日下午,公共课教学部、中国画学院/漓江画派学院联合举办四进四讲系列活动之博雅讲堂第十四讲红色艺术经典在教学中的融入——人文通识课的课程思政建设,由中国画学院/漓江画派学院副院长、漓江画派副秘书长、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王锐教授主讲,公共课教学部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孙桂平博士担任学术主持。公共课教学部全体教师聆听讲座,中国画学院/漓江画派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梁丽萍,副书记、纪委书记侯桂程出席。公共课教学部党总支书记、主任张力致欢迎词。

e89f474d0abe4104b0dfb86650b807a0.jpg

讲座主题

    王锐博士展示了徐悲鸿、齐白石、李可染、黄胄、石鲁等大师的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佳作,指出这些红色艺术经典都来自于最生动的生活场景,紧密契合了各位大师所处的时代特征,反映了伟大的革命时代精神。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要关怀作为接受者的学生接受心理和特点。我们只有深入了解红色艺术经典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过程,才能在课堂上将红色艺术经典的价值内涵揭示出来,使学生受到感染。实践证明,红色艺术经典不仅包含了符合我们时代要求的价值取向,而且也具有很高的艺术趣味和审美价值,用于课程思政教学场景非常合适。

39359ad7e69d4de083090c82668674e2.JPG

王锐博士演讲

    王锐博士认为:红色艺术经典融入课程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爱国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广阔的视野看,只要是有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课程元素,像祖国壮美秀丽的山河、中华文明遗迹与文物、历代抗击外侮及抗战精神等诸多领域的知识,都能与红色艺术经典相得益彰,成为“课程思政”的素材。

王锐博士提出,宣讲红色艺术经典时,教师要依据丰富的社会阅历,结合真实的审美感受,讲出动人的故事,讲出其中蕴含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这样才会效果良好。有些老师讲课时,比较注重文化,我们应该在文化中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中“立德树人”的精髓,以正确的价值观加以引导。红色艺术经典好就好在既具有厚实的文化内涵,又具有优秀的价值观引导。

王锐博士还回答了两位老师的提问,一则分析了中国古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旨趣,指出当下存在的“技有余而文不足”、内容与形式不能相统一的问题要引起重视;再则指出,《艺术概论》的教学是学生了解中国文化艺术的基础课程,要掌握前沿知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还要了解讲述内容的特殊时代背景与创作情况,才能充分融入红色艺术经典的案例解析。

梁丽萍书记在点评发言中,梳理了课程思政概念的内涵,讲述了紧抓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以女排精神融入体育教学为例,分析了课程思政该如何去做。梁丽萍书记还以如盐入水”“润物无声这两个短语作为期待,提醒大家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内容不能太生硬,要做到自然而然。

96112431a7a84dac974f9f144f2d88b6.JPG

讲座现场

5ffb15d828ad467dbf184e9d0bee3fcb.JPG

讲座现场

a940be0853b1483f9a12c733d20f71c9.JPG

讲座现场

9e23b051949342fea42018e903687f4d.JPG

讲座现场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