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博雅研究生沙龙开展第三期第九讲活动

文章来源:公共课教学部文艺理论教研室 作者:简圣宇 发布时间:2017-08-09 18:43 点击数: 【字体:

2017年6月21日星期晚上,博雅研究生沙龙第三期第讲活动在南湖校区设计楼301进行。本期活动让研究生介绍自己最近的读书心得

本次活动首先上台的是人文学院的16级研究生郁有萌同学。郁有萌同学以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为基础,对形状在艺术视知觉中的作用做了探讨与研究。他提到,艺术活动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视觉性,因此对于艺术对象外形的把握就显得极为重要。所以,对形状的研究与探讨在艺术创作与欣赏中就具有重要作用。郁有萌同学接着说,在视知觉领域中,人对于形状的把握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的过程,而且人注重的是形状的边界线,而不受物体空间位置的限制。此外,形状不是由当时刺激眼睛的东西所决定的,它受到以往经验的影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形状中也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部分就是整体的一个特殊的段落,在特定条件下,能够显示出与周围背景的一定程度的分离。因此,对于形状的组合就必须遵循相似性原则。

接着上台的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16级研究生罗娇梅同学。她给同学们介绍自己最近所读的孙振华教授《批评的生态三题》一文。她说,该文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批评的伦理、批评与体制、批评与文化传统。其中,在批评的伦理中提到三种批评现象:赖汉批评、玄学批评与角色批评,每一种批评现象各自有其特点,有一定的批评方式和标准。关于这三种批评方式,无所谓好坏之分,每一种批评方式都存在其得失,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注意具体现象具体批评。文章最后,孙振华教授表明了自己对于批评如何才能进步的观点态度,他认为从批判自身、规范伦理开始,只有这样,中国的艺术批判才有望在过去基础上的自我更新,凤凰涅槃。

罗娇梅同学认为,当前的艺术批评家们面临的挑战与担当,比任何时候更加艰难和窘困,在当下艺术批评界出现参差不齐的批评现象,需要艺术批评家们始终拥有一颗批评的初心,保持勇敢果断的开放心态,以公正客观的批评伦理践行艺术批评行为。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16级研究生刘玉杰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读书心得。她提到自己最近读的《美的历程》,是以一种体悟与思辨相结合的方式,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下,展现了从史前文化到明清文艺思潮近八千年中国灿烂多彩的艺术境界与文化。作者李泽厚的知识渊博,涉猎范围之广这是她读这本书最大的感慨,没有渊博的知识做支撑,作者写不出那么气势恢宏的书。作者用似谈话般流畅的语言,向人们娓娓道来中国古典艺术的千年之美,让我们受到到了美的洗礼。观花式的阐述,虽然对一些现象的剖析粗疏简略,但其中有哲理的思考,美的历程其实是承接过去并且指向未来的。

简圣宇老师作为主持人,对这几位研究生的读书进行的点评,希望他们能将所学的理论化为具体的写作实践,且推荐“陈履生美术馆”公众号,希望大家阅读上面的《伦勃朗来了,他带来了他的时代,还有他那个时代中的维米尔》一文。

在活动结束时,简老师向参加活动的研究生赠送书刊,作为他们写作的参考资料。

刘玉杰同学

罗娇梅同学

郁有萌同学

赠送的书册 (1)

赠送的书册 (2)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