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博雅大学生学术沙龙第三期第三十二场顺利进行

文章来源:公共课教学部文艺理论教研室 作者:简圣宇 发布时间:2017-08-12 16:46 点击数: 【字体:

2017年6月27日午,博雅大学生学术沙龙项目第三期第三十二场在我校相思湖校区人文楼4204举行。简圣宇老师作为本期活动的主持人,本期主题为“书法之美”。

陈杰同学首先朗诵了作者嵇绍玉的文章《狂放传统书法中的绝版风景》,提到:“狂”在古代文籍中是个常见词,也是个多义词。经典解释是孔子《论语·子路》中的“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狂”,就是超前于现实,急促冒进,不羁不束,自妄放肆。凡具有“狂”气质的人,一定有其独立的思想和人格,植根于仁德和智慧,在法度框架内任意散漫恣纵。这在传统的士人或士大夫身上都不同程度有所体现。

董忠强同学接力朗读下一段,谈到,魏晋南北朝的社会与思想形态大异于秦汉。政权更迭频仍,帝国统制松弛,儒学式微,王纲解钮,礼崩乐坏,佛教悄然传入中土,道教秘而不宣地走向前台,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成为士人可以任意取资的精神粮仓。多元并立的文化格局代替了一儒独尊的思想铁律,此时文化迎来以张扬个性和崇尚自然为特征的大开放时代。如果就狂放精神的衍变而言,魏晋时期的个性张扬未免过于失序;但在这失序的大背景下,书法家仍能保持住自己的一抔定力。从当时王羲之、王献之、卫瓘、王珣、成公绥、索靖、谢安、钟繇、卫恒、卫铄、陆机、王徽之等书法家作品中可见的狂放仪态,大致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贵狂” 。这其中部分书法家,经世从戎,位高权重,他们大多因为狂放,受到强权打击排挤后,又转而树起佛道特别是道教崇尚自然的旗帜,无约无束,给自身以走向自由的遐想。二是“佯狂” ,这其中部分书法家喜欢游逐竹林,借酒酣畅,类似于“竹林七贤”的文采和异行渗透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个个都“狂”得可以但又都表现出清醒之思和俊逸之美。三是“理狂” ,这其中占有一半以上,书法家们受文化的熏陶,对世下荒诞之狂有所节制,与贵族子弟之狂乱有所区别;书法家大多仍然表现出理性的一面,既狂又约,由此便形成了源于庄老之学的“玄谈之风” 。

谢鹏同学作者嵇绍玉这篇文章给他很多启发,他着重提到文章里所言,魏晋时期书法全方位发展,标志着书法艺术的彻底成熟。书法家狂放的思想、狂放的言论、狂放的精神自由,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气候,书法这一东方特有的艺术,才脱离了实用的约束而独立成长自尊自足自信起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书法家们的狂放,也就没有魏晋时期书法艺术成就的高峰。谢鹏同学说,这种从思想史的角度切入书法分析的方法值得思考和借鉴。

叶春娟同学最后总结,她结合文章念到:狂论者的接受活动必然带着强烈的个人理解判断和感情色彩,总是在自身世界的理解中寻找参照物进行比对,既不可能持中性态度,更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态度,完全顾及作品的客观真实性。因而随着狂论者个人的认知水平、个人修养和时代背景的不同,都有着对艺术观赏的随意性。

简圣宇老师在活动结束时,推荐学者姜寿田的论文《书法韵的生成与嬗变》,推荐同学们养成在“中国知网”阅读学术论文的习惯。并且布置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到“中国知网”搜索和下载学者姜寿田的其他论文自行阅读。

陈杰同学

董忠强同学

谢鹏同学

叶春娟同学

活动现场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