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博雅大学生学术沙龙第三期第二十五场顺利进行

文章来源:公共课教学部文艺理论教研室 作者:简圣宇 发布时间:2017-06-24 22:25 点击数: 【字体:

2017年5月15日下午,博雅大学生学术沙龙项目第三期第二十场在我校相思湖校区人文楼4203举行。本次沙龙主题为“审美与文化”。

首先由方细娇同学朗诵作者王跃奎的文章《山水写生中的情感》,文章提到,山水写生是山水画家挖掘心性、发现自我、最终形成个人风格的最重要途径。但不是所有写生都能成就一位画家,那么怎样的写生才能通向个性化语言,成就一位优秀的山水画家呢?这需要画家在写生中怀有真挚饱满的情感和品雅脱俗的意境。山水画“画什么”?这个问题包括题材和思想两个方面,这是山水画家创作的最核心的问题,它决定着“怎么画”的问题,也就是每一位画家写生和创作的目的——即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这种主题思想的选择和表达,直接与情感相关联。画自己最熟悉的、最喜欢的主题,就会有满腔热情,就会在作品中充分表达至诚至爱、扣人心扉的情感,而不是人云亦云,跟风追潮。看别人画什么有效果,就一窝蜂追随,这是缺乏艺术真诚与情感的表现,结果就会造成情感麻木、作品平庸、缺乏感染力和生动性。

陆敏敏同学接着朗诵作者张亚萌的文章《古老东方的色彩智慧》,文章提到,翻拣史料与文物,在理论层面上,古代人们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哪怕是一篇关于色彩的专门著述,这让我们的理论梳理几乎无从下手;而另一方面,中国传统色彩智慧却又凝结在从经传到史册、从典章到方志、从诗歌到小说等浩瀚的文字记述之中,也体现在从彩陶到壁画、从服饰到器用、从家具到建筑等广阔的色彩应用领域之中,这些有关色彩的文献、图像博杂而浩繁,让我们望洋而兴叹。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教授曾启雄发现,《康熙字典》中有170个字和黑色有关:“从170字选取常用字叠上纯、淡、浅、深、清、浊、微、明、暗等常用修饰语,可组合出丰厚的色名与色相对应之表现,用以展开具语言、文化、历史特色之色彩表现系统。”传统色彩与文字息息相关,牛克诚以“黄”为例,梳理了“黄”字从甲骨文到小篆的字形演进,并以甲骨文“黄”字字形为考察对象,结合字义、字音分析,提出甲骨文的“黄”字是由象征“直”“行”的“矢”与太阳象形的“日”构成的一个会意字,因此,“黄”具有光明、日光之义。

最后杨桂珍同学朗诵作者罗杨的文章《唯思想是书法的钙和精魂》,文章提到,书法艺术的钙质源于思想的充盈和精神的指向。《兰亭序》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是由于王羲之书法的优美,还在于王羲之文辞的华美,既是书法艺术的名典,也是文学史上的名篇。书法一旦离开了文字所表达出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就如同艺术只剩下技术而毫无风骨气韵可言。书法艺术唯有思想上的充盈,文学上的滋润,文化上的传承,心灵上的寄托,才能彰显出打动人心的魅力。可以说,历史上那些最好的书法作品也都是经典的华章。这种思想性、精神性是书法家对社会生活和人类生活的认识程度和把握能力,以及书法家所经历的生命情感体验和艺术直觉。越是书法精品,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度越高,而书法作品中有无深刻的思想性往往也是区分书法家造诣深浅的分水岭。

沙龙最后,简老师提出,希望同学们在阅读时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长期积累终会有所成就。博雅学术沙龙本月继续向山区小学赠送书籍,希望好书籍能给山区学校带来智慧的启迪。

方细娇同学

陆敏敏同学

杨桂珍同学

活动现场

赠送山区小学的书籍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