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博雅大学生学术沙龙第三期第二十四场顺利进行

文章来源:公共课教学部文艺理论教研室 作者:简圣宇 发布时间:2017-06-24 21:39 点击数: 【字体:

2017年5月14日下午,博雅大学生学术沙龙项目第三期第二十场在我校相思湖校区人文楼4203举行。本次沙龙主题为“漓江画派的发展和繁荣”。

首先由简老师推荐同学们阅读2015 年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宁立正、韦俊平赵冬芸译著《漓江画派名家名作概览》。简老师号召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一方面要了解广西艺术学院的漓江画派名家,另一方面也要养成学习专业英语的习惯,既了解本校,也面向世界。

陈月同学朗诵李永强老师的文章《品读郑军里的中国人物画艺术》,文章提到,郑军里一直研究并将“意象”创作理念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这在他120余幅历史人物组画中得到了完美表现。为了创作这批历史人物画,郑军里天天泡在图书馆里,翻阅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文献与图片资料,尽可能地深刻理解所描绘的对象,然后在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处处体现着“立象尽意”“象中有意”“意中有象”的法则。陈月同学说,自己也要学习郑院长这种奋发向上、积极学习的精神,学好自己的专业。

邓小凤同学接着朗诵简圣宇老师在《广西日报》上的文章《浓墨重彩 敦厚乡情——赏析韦俊平水彩画》,文章提到,面对韦俊平的水彩画,立即感受到明快强烈的情绪洋溢在画中,有一种迷离美感。如摄影,但画面仍是水彩的韵味;是水彩,又带有水墨的淋漓畅快。写实与写意交融,风格变化多端。纵观韦俊平的水彩画,可以感觉到一道清晰的脉络,在岁月磨洗下画面更富意境,渲染愈加成熟。随着对水彩的体悟渐次深化,从重外观、抠细节中跳出,化为对整体光影、刹那间心灵感觉的捕捉。反应到画面上,是更为豪迈的笔触,更加自信的水分运用。既有水彩的斑斓,又有国画的灵动,营造出一种水性柔畅的缥缈梦幻之美。

韦秋兰同学继续朗诵学者刘昆文章《漓江画派-走向世界的响亮品牌》,文章提到,上世纪60年代初,广西老一辈画家阳太阳就提出了“漓江画派”主张,呼吁广西美术创作应反映出自己的地域特点。他自己在创作中身体力行,其水彩画作品《漓江放排》,兼容西方色彩真谛与中国水墨传统,远岫渺渺,云霭轻蔓,群峰耸立垒垒,形尽倏忽,在当时就引起全国美术界的极大关注。帅础坚、黄独峰、涂克……这些广西老一辈画家创作了大批优秀的漓江山水作品,带领着一批又一批广西本土画家把创作重心放在描绘漓江山水和南方风景上,一支有着鲜明地域特色和明确艺术追求的队伍逐渐形成,并取得了不凡成就。韦秋兰同学说,自己了解到,漓江画派取得的每一步,都是汗水的积淀,日后自己一定要踏实学习,争创佳绩。

谢海金同学继续读文章《王雪峰:漓江画派最年轻的代表画家》。文章提到:王雪峰的作品在传统的中国画模式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创新。他告诉记者:“与以前相比,我们这一代都是看动画片长大的,而上一代人是看连环画长大的,他们的画作更多的是一些主题性的创作,我们则很少画主题性的创作。在当下,青年艺术家呈现出一种卡通化的大趋势,因为‘卡通’是我跟同代画家感受最多的一个东西,特别是在西方油画创作里边影响很大,对我们青年艺术家的一些构图和想法都带来了很大冲击。”他认为,一个画家不可能把一个题材画尽,漓江题材对广西艺术家来说是丰富的创作宝库。谢海金同学表示,自己也要认真思考如何在传统基础上加以创新。

最后张璇同学念冯凤举老师的文章《<壮锦>的献礼》,文章提到,画家黄格胜将这幅画取名为《壮锦》,意即展现锦绣八桂。他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以来,一首饱含各族人民喜悦心情的歌曲《壮锦献给毛主席》唱遍八桂大地,广西人民用最美丽珍贵的壮家织锦象征最美好的愿望与祝福。如今,自己正是怀着这种心情,把《壮锦》献给十八大,用壮锦似的画幅表达自己对故乡、对伟大祖国的深情厚谊。黄格胜的这种文化自觉,源于他对故土的眷恋、对人民的热爱,源于他对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强烈责任感。

沙龙最后,简老师号召同学们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专业学习之中,争取将来也成为漓江画派当中优秀的一员。

陈月同学

邓小凤同学

韦秋兰同学

谢海金同学

张璇同学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