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博雅大学生学术沙龙第三期第二十二场顺利进行

文章来源:公共课教学部文艺理论教研室 作者:简圣宇 发布时间:2017-06-24 19:56 点击数: 【字体:

2017年613日下午,博雅大学生学术沙龙项目第三期第二十场在我校相思湖校区人文楼4203举行。本次沙龙主题为“民间艺术和文化”。

首先由廖月丽同学朗诵学者侯仰军的文章《民间文化遗产必须融入现实生活》,文章中提到,民间文化旺盛的生命力来源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也在于不断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前不少民间文化遗产与人民大众日渐疏远,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活态转化,没有进入当下的火热生活。要想让民间故事走进现代人的视野,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就要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群,设计不同的表达形式,或典雅,或活泼,或浅显,或深邃,以俘获不同的传播对象。在这方面,中国民间故事人物花木兰成为美国好莱坞大片的主角,获得很高的票房,值得我们借鉴。

刘娜同学接着念这篇文章,文章提到,我国的民间文化遗产虽然大多是农耕时代的产物,但符合民族心理诉求,从根本上体现了核心价值理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既要认真保护,积极传承,还要与时俱进,大力弘扬,尤其要利用好传统节日、灯会、庙会等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事象。这些年我们的传统节日活动丰富多彩,各地庙会有声有色,根本原因就在于适应了时代要求,融入了百姓日常生活。以河南浚县正月古庙会为例,它借助春节、元宵节这两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比较好地处理了传统与现代、政府和民众在节会中的关系定位,即民众办会、民众参与,政府保驾护航、提供服务,两条线相互交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最后,由黄慧彬同学和林桂花同学接力朗诵学者郭荣茂的文章《保护传统村落的内在美》。黄慧彬同学谈这篇文章说,传统村落形成了中国社会基层的伦理和道德体系,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传统文化发挥功能的社会有机体。保护传统村落有利于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传统村落还保留了大量丰富和独特的传统建筑、节日习俗、宗教祭祀、喜庆表演、民间技艺与社会交往娱乐等文化内容,承载着中国的乡土文化,如果丢失传统村落文化尤其是当中的非物质文化,那么就等于丧失了古老的农耕文明,就很难让子孙后代了解到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找到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迷失发展的方向。

 

 

廖月丽同学

 刘娜同学

 黄慧彬同学

林桂花同学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