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教学>习作园地>详细内容

黄山瑰奇有独峰——品评黄独峰山水绘画艺术

文章来源:人文学院2011美术史论 作者:张雅宁 发布时间:2015-10-09 17:48 点击数: 【字体:

前段时间有幸看到黄独峰老先生的艺术文献展,看完了整个展览感受颇深,现就先生的山水画进行探讨和品评。

黄独峰先生师法自然并继承传统,笔墨潇洒,无门户之见,综合岭南、复古、海派源流独创一格,擅长花鸟,山水、人物、虫鱼造诣亦高,独创神仙鱼新形象,并且双勾、没骨、工笔、写意兼工。黄独峰的山水画以强烈的写生精神为主,画面泼墨泼彩,勾皴点染,笔走龙蛇,一气呵成,大有“当其下笔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的气势,所以画面生意盎然,结合中国书法特有的书写性,气韵生动,因此“活”是他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一特点着实耐人寻味,于此同时,也让我们感到作品相对于传统山水的某些变化。由于是写生,黄独峰先生的画大多朴实,丝毫不见刻意编造的漂亮痕迹,用写生创作而能做到不着痕迹的转换并结合西法,从而使画面保留十足的传统格调,曾经有人用“海派韵,岭南胆,传统神”来形容黄独峰先生的绘画风格,我认为这样的评价颇为贴切。因为黄老生经过传统中国画的学习,融会创新的阶段,以娴熟的笔墨技巧运用变幻莫测的创作手法,从而形成了恣肆洒脱的艺术风格。他在写生时所用线条甚是质拙,然而画面的趣味则是体现了近代人的审美,这样的表现效果就是因为构图是由写生而来的,而且黄老认为中国画在写生与形似中仍须讲求骨气,在吸收西洋画因素的同时,先生的骨气运笔更能见其真章。

黄独峰先生山水画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具有十足的写生性,对待不同写生地貌变换笔墨技法,以达到表现充满生活气息的真实性效果。对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大多数是以大写意的手法呈现景物,作画笔力较重,且用墨浓重,墨色面积很大,画面简洁单纯,用笔粗犷大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效果。“现在我着重写实,力求将来达到随意点染都能成画,希望能做到我代山川而言,亦即山川即我,我即山川。”从他的言谈中我们可以感觉到黄老的绘画追求是以写实为依据,寻找人与自然事物的相融相通,使技法与现实紧密地结合为一体,经过个人的艺术思想的领悟,从而创立自己的写生绘画语言,使画面呈现出“真实艺术”的效果。如图123所示,三种不同的表现手法。

 

图1

图2

图3

对于山的表现,图1中大胆的用大色的墨块表现山的不同层次效果,通过云雾与表现山的墨块强烈的对比来真实的描绘山的连绵不绝的气魄,而对于屋舍和草木的表现依旧是用相对浓烈的墨色点染,整个画面协调统一;图2山上的石纹较多,使用力度不一的线条中锋勾勒,如斧凿痕表现整座山不同层次的同时用浓墨点染山头,让不同的墨色叠加在一起产生丰富的变化,根据实景的颜色用赭石渲染石头,使得整个山峰的整体感十足,运用传统的留白方式表现流水,真实再现整座山的高大气势,让人赞叹不已。图3中灵活运用了相对较为传统的披麻皴与按、点、挑的表现方式为主,石纹处理的纵横交错,疏密组合,具有十足的书写性。从以上三幅作品的对比中,可以看出黄独峰先生在写生中并非以固定的程式套落大自然,而是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笔墨表现技法和表现方法,不受传统束缚,尊重客观现象,在作画过程中随着笔性墨性的变化,随意点写,笔意墨意自然流露画家感受,真正做到不受技法束缚而为其所用的程度。他的作品体现了“格物写真”的审美追求,这其实也是画家追求的绘画境界——回归自然真性。让画家的作品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这样就要求画家要到大自然中去写生,而这个写生的过程就是画家在面对大自然的山川河流时所要感悟与寻找的“真”的过程。

黄独峰先生与谢海燕论艺时曾说:“写实要做到像高剑父那样自如,用笔要如吴昌硕那样古拙,用色应当如齐白石那样对比强烈,气魄当有徐悲鸿那样雄浑,凡能善集天下之大成者,日后必能自成一家。”而黄老先生也是这样实践并取得现如今的艺术成就。

在当下的美术界,各种艺术探索、艺术理念、艺术主张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在这样的局势下,作为各个方面都在发展的中国,必定会选择出顺应时代和人们需求的文化主张和审美理想。黄独峰先生说过高剑父使其出,张大千使其入,可以说他从没有背弃过高剑父的艺术主张,出入传统之间,岭南派的做法仍然是他的参考选择之一。黄独峰因着岭南重形的观念,吸收西画,仍然与西方古典相容纳,因此他的形放的很松,很情绪化、特征化,以写意化的造型顺应笔墨的关系。说起写意化,不得不提“意”的理解,在作者看来,意无非是画家个体对自身所属的群体理想的审美原则的理解和个人对待现实存在关系的看法与态度和自身情感的处理。画家在创作时将个体的情绪、情感转换为笔意痕迹,情调和意境,借助画笔、画纸等媒介将聚在脑海里的各种象征事物糅合成一种形象构成,形成一种人们可以感受到的特有的“味道”,巧妙的反映出画家所要表达的艺术效果。黄独峰先生用他的艺术行为告诉我们,学古不能摹古,学洋不能崇洋,对传统要能进能出,注重“意”的修炼和笔墨表达,不放弃形,把握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与能勇于突破传统,彰显时代精神。黄老即便是在艺术道路因为自身的特立独行的风格而被岭南边缘化、被大陆边缘化,成为边远地区的中心人物时也不曾放弃自身的诉求。因此,黄独峰先生给我们的启发是显而易见且具有方向性的。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