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博雅笔谈(第2期)
主持人语:本期博雅笔谈由文艺理论教研室选取郑燮《竹石》一诗进行品读,以期青年学子从中汲取力量、涵养精神、锻造品质。郑燮,号板桥,清代文学家、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以诗书画三绝闻名。郑燮一生爱竹写竹,他用手中之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刚正不屈、坚韧顽强的气骨,这气骨,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品质。
郑板桥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文艺理论党支部李建燊习书)
人文学院2020级(研究生)艺术理论与批评 刘钰菱:这是清代画家、诗人郑板桥在《竹石图》上的一首题画诗。诗歌反映了竹生长的环境恶劣,写出了竹生命力顽强、坚韧刚劲、姿态挺拔的特点,歌颂了竹坚韧不拔、无所畏惧的品质,抒发了诗人对竹的赞美与敬佩之情。同时,此诗也是诗人托物言志之作,诗人托竹表达自己坚贞不屈、潇洒豪迈的高尚品格。自古以来,竹在我国就拥有丰富的文化寓意和特殊的审美价值。竹群居而不倚、虚中而多节、可折而不曲、凌寒暑而不渝其色的特点都使得历代文人引竹自况或以竹喻人。当代青年也应以竹自省,让自己的品格与志向与竹相契合,如诗人一般,做一个自立自强、谦逊有节、正直刚劲、坚强不屈的人。
音乐学院2018级录音艺术 黄海:竹子在古代就有无私、刚正、不变色、虚心的高尚品格,郑板桥以质朴的语言,展示竹子顽强执着、刚正不阿的品质。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表示翠竹能挺拔于青山之上,基于它的坚韧不拔能扎根破岩之中,任凭一年四季风吹雨打,依然坚挺,道出了作者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骨气。当今社会,我们青年学子也面临着诸多难题,但只要立足现实,稳扎根基,涵养品性,立大志,勇实践,不怕困难,就一定能够锤炼出过硬本领,不负时代,不负青春。
设计学院2020级艺术设计 姚北: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作为优秀的广艺青年,我们应该有竹子的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拼搏精神。面对未来社会的竞争,我们现代青年最需要的就是像竹子一般的韧劲,在年轻时代打好基础。值此建党百年之际,面对现实,我们要像在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坚守自己爱国者的情怀,不与黑暗社会和反动势力同流合污,不忘初心跟党走,即使千磨万击,也只会愈发坚劲,始终是一棵不惧风雨和苦难的竹。
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广告设计 李丽雯:郑板桥的《竹石》一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诗歌明咏的竹石,但实际已不只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郑板桥的竹石图,是融入了自己人格的,是一种外在美和内在神的统一,画因为诗而更具神韵,诗因为画而更加形象。看着立根破岩中的劲竹,我们感受到了那种高尚的情操、不随波逐流的傲气、任凭风霜雨打而不改变的意志!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一个人拥有这种精神和意志,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强地走下去!
职业技术学院19级公共艺术设计 张紫蓉:此诗表现了诗人刚烈、坚韧,不畏任何艰险、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那是一种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也是一种敢于拼搏、无私无畏的精神。凭着这种精神,无数勤勉务实的劳动者、默默无闻的实干者在各行各业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对于青年来说,在面对人生挫折时,要坚持到底、顽强不屈,争做时代的榜样和标杆,努力为新时代建设添砖加瓦。
文艺理论党支部书记 博士 张兴茂:《石竹》是郑板桥的一首题画诗,明白如话,却荡气回肠。生长在破岩中的竹子牢牢“咬定”山石,任凭狂暴肆虐,以瘦小的身躯抵抗疾风冷雨。郑板桥以竹写人,赋予了大自然之竹以坚韧傲骨、铮铮气骨,坚韧之中又透着潇洒恣意。人生的历练,民族的腾飞,都离不开这铮铮气骨,在纷繁世界不忘初心,有魄力,有原则,有韧劲,终将在万苦千难中浴火重生。
文艺理论教研室副教授 吴银秀:竹,虚心而刚直,挺拔而常青,历来被人们看作是高洁、正直、坚韧、顽强的象征。郑板桥晚年的这首题画《竹石》展现了一帧形象鲜明的画卷:乱崖之下,几枝青竹傲立风中,顽强地生长着、抗争着,其坚韧挺拔之态跃然纸上。乱崖恶风,压制摧残着竹枝的生长;竹枝“咬”住青山,扎根乱崖,挺立风中,一个“任”字,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傲竹凛风而立、斗恶不止的英雄气概!这里的竹,分明是坚韧顽强的斗士!他鼓励我们,在人生路上的遇到坎坷,在奋斗途中屡遭失的时候,要不畏艰险,不怕失败,要勇敢的去面对,养成笑对人生的生活态度。
文艺理论教研室教师 刘文武:《竹石》前两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竹子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后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道出了竹子无畏而又从容的神态。作者托物言志,借赞美在艰难、恶劣环境中生长的岩竹,抒写诗人的高尚品质,勉励世人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郑板桥颠沛一生,不向各种恶势力低头,即使到了晚年,仍如磐石般坚强、清竹般劲挺、兰花般高洁。郑板桥诗如其人,画如其人,这正是艺术院校学子应当学习的榜样,应当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