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博雅笔谈第11期

文章来源:公共课教学部 作者:向一优 发布时间:2021-12-02 18:48 点击数: 【字体:

主持人语:本期博雅笔谈由文艺理论教研室选取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一诗进行品读,以期青年学子效法近代先贤之胸怀气养,做新时代有志、有为青年。林则徐(1785830日-185011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中国清代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英雄。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45d079088d974ab8b8346d9e71ccc4df.jpg

(文艺理论党支部李建燊习书)

80a94d82509b4fd2bfa80181985a3123.jpg

人文学院2021级(研究生)艺术理论与批评 陈茹婧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林则徐奉命赴虎门销烟,这一举动不仅沉重打击了英国在中国的贸易掠夺,也唤醒了国人的爱国意识。然而,这样一位民族英雄却并未得到善终,在尔虞我诈的朝廷纷争中,他成为最大的牺牲品。《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写在诗人自西安启程赴伊犁之时留别家人之际,字字千钧,百感交集,看似逆来顺受,旷达幽默,实则饱含压抑不下的忧患意识。其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千古传颂,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斗转星移,时过境迁,中国早已不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但林则徐传递出的拳拳爱国之心,依然激励我们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要以不计生死的决心维护国家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时代的浪潮奔涌而来,走在新时代的前列,青年需要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矢志不渝;要有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碧血丹心。星河攒动,日月更迭,我们身处中华民族的新征程,见证了高楼耸云,禾下乘凉;听闻了车水马龙,科技强音。昔日的中华病夫已不复存在,今朝的东方雄狮正踏星而来。生逢盛世的青年自当不负盛世,青春里有所可为,盛世里有所作为,吾辈应担此责任。

6311e4a409e8426baa6fcabdf415aa94.jpg

人文学院2021级文化产业管理 易晓通:

将士生来多壮志,冷遇难泯佑国魂。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革职发配伊犁赎罪。诗人在古城西安与妻子离别赴伊犁时,在满腔悲愤地写下此诗。看似逆来顺受的背后是诗人无边的隐痛与昭昭爱国之心。面对四面受敌之境,他绝了道路,却不绝希望;被打倒了,却不至颓丧;身上背负着民族的哀歌,但华夏的魂也显明在他身上。在物欲横流、岁月静好的现在,这首诗无疑是渊中火,燃烧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寂中声,用振聋发聩的不甘嘶吼惊动着偷安旦夕的世人;亦是喧嚣之默,用肃穆的眸光令玩岁愒时的我们没入思索,这繁华如梦的背后有多少人在负重前行。作为朝阳所在的青年一代,更应当关心国事,感受与国荣辱与共的爱国之情。此路宜行,此道当守,此心亦应鉴汗青。

d6a47d025abd48f8a549581481998e11.jpg

建筑艺术学院2021级艺术与科技 杨贵静:

这首诗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全诗虽有眷恋故乡之意,却毫无小儿女悲戚之态,雄健豪劲,尽显民族英雄本色。这热烈的爱国思想,值得每一代中国人民去学习与借鉴。为中国崛起读书,这句话应深深铭刻在每一位中国青年的心中,读书强国也是当今教育理念的题中之义,愿中国青年都奋发向上,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从伟人的手中接过接力棒,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坚守初心,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担当使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一千古名句让我们当代青年清楚地知道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

db165a9109e7414988ac0b4f4877c72f.jpg

人文学院2021级文化产业管理 阎云鹏:

这首诗是林则徐因主张禁烟被贬而作,全诗的精华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句,表现了国家利益受到的损害时敢于维护国家利益的铁骨担当。当下,中国正处于“黑犀牛乱撞,黑天鹅乱飞”的世界格局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树立家国意识,坚决维护国家利益,认真贯彻十九大六中全会中对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十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我们只有不断汲取营养,才能更快实现现代化强国。青年应当不忘初心,不懈奋斗,去为国家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即使在这个过程遭受挫折或失败,但只要坚定理想信念,就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吾辈当力行,为即将迎来的二十大作充足的准备,书写更加恢弘的中国史诗。

7216d1098a12456e9d5784420cd4a9a0.jpg

人文学院2020级艺术史论 章旭:

这首诗是林则徐被流放伊犁途中与家人离别时所作,感情真挚,感叹和无奈中又体现出了一种豁达的胸襟,彰显了自己赤忱的爱国热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即使抛弃自己的生命,但只要对国家有利,都会矢志不渝的去做,不趋名利,不避灾祸。这对我们当代青年也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要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培育自身的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认同感,将爱国的种子深深根植于我们的内心。放下个人的名利得失,将热血青春投入到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上来。新时代的青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当有凌云壮志,“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当有报国热情,“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时刻捍卫国家利益,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2fbfb8804c184f05a88d320cc9b971e1.jpg

人文学院2021级文化产业管理 李烨佳:

这首诗彰显了老骥伏枥尽忠报国的爱国精神,于当时鼓舞万众奋起救国,于当代而言,我认为有以下价值:第一,记录历史。该诗是对中国步履维艰、饱受欺凌时代的铭记,令当代人永记国耻,以此为激励,奋发图强。第二,指引当代青年的人生方向。该诗反映了国难当头时为国尽忠的精神,即使被贬谪仍不忘报国,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将国家利益置于第一位。追溯前人精神,了解前人意志,可使当代青年明确人生目标,向更深刻、更广阔的有得国家的方向发展。第三,激发爱国激情。林则徐爱国精神的熏陶,加强了青年誓死报国之志和为中华民族更加富强而读书之心。

b07cb0c7a96c44ada0b2858e78d52858.jpg

文艺理论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刘健:

此诗写诗人因抗英禁烟被贬,远戍伊犁。首联以自谦衰老之躯难负重任来自嘲,包含着不平之气。诗的颔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已成为百余年来广为传颂的名句,是全诗的思想精华所在,其表现出的林则徐愿为国献身,不计个人得失的责任担当和崇高精神,犹为令人动容和钦佩。我们的艺术学子从中可以领悟到的除了家国情怀以外,还有自己作为创作主体的社会角色担当,艺术对现实生活进行审美观照的同时,也要表达自己的情感价值判断,艺术家应以优秀的艺术作品承载人类情感,直通人类心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担负起艺术作品怡情养心、铸造灵魂的功能。

833fd69a102d4b7cb8e5ae5d03c8c23b.jpg

文艺理论教研室教师 刘文武:

这首诗的作者是林则徐,他因领导虎门销烟而青史留名。1839年,虎门销烟刺激了向中国贩卖鸦片受阻的英国人,第二年英国便正式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武备松弛的清军连吃败仗,英军一度进逼天津大沽口,威胁北京。朝廷里的投降派把挑起战争和战争失败的责任都推到林则徐身上,道光皇帝先把林则徐革职,后又下旨将他流放新疆伊犁。林则徐一路西行至西安大病一场,卧床达两个月时间,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十一日,刚刚病愈的林则徐与老妻道别,带着两个儿子出城继续前往千里之外的伊犁。他临行前即兴吟了两首七律诗,其中的第二首成为他最著名的一首诗。“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林则徐半是自谦,半是自嘲,我能力有限却被委以重任,早已疲惫不堪,这老朽之躯也无法再勉力支撑。他知道自己是这场祸事的起因,但是并不后悔禁烟抗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只要是对国家有利之事,就算是牺牲自己也要去做,难道因为害怕会带来祸患就躲开吗?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百余年来广为传颂。林则徐用接下来的四句安慰家人,“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罢官流放是皇恩浩荡啊,到边疆做个小兵也没什么不好。“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送别的时候也别哭哭啼啼了,要不就像当年北宋隐士杨仆的夫人一样做首“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的诗相送吧。没有把个人荣辱放在心上的林则徐,后来在伊犁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绘制地图,巩固边防,一直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信条

4f1b065f3f4a48f6aa56eada1d5cd210.jpg

文艺理论教研室教师 向一优:

苏轼曾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近代先贤林则徐便是这样的立大事者,其才、其志、其胸怀气养在这首诗作中可见一斑。本诗是林则徐在年近花甲、因功得罪、发配边疆之际口吟而成,若非“才、胆、识、力”兼备,恐难成就。首联写晚清大厦将倾,诗人力担重任殚精竭虑却因功得罪难以支撑;颔联,如此重压屈辱之下,诗人仍以国家安危为重,不计个人生死祸福,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实以生命铸就;颈联,诗人因功受辱心有怨气而不能言,岂不知养拙守成之道?只不过以国家安危为重,知其不可而为之;尾联,诗人举重若轻地和妻子玩笑,当年苏东坡下狱离家时要妻子学杨朴妻吟诗送别,今天你也以此相送吧。表面看只是巧用典故、幽默诙谐,其实体现出诗人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在与妻子的看似日常的闲谈中超脱当下的窘境。可见作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一流人物,不仅有宽广的世界眼光,亦有深邃的历史眼光。而作为今天的青年,我们是否应该深思一下:让林则徐超越个人生死荣辱的是怎样的精神文化传统?这个精神文化传统的合理成分如何在今天延续?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