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博雅笔谈(第6期)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9-13 16:46 点击数: 【字体:

主持人语:本期博雅笔谈由文艺理论教研室选取毛泽东《七绝·改诗赠父亲》进行解读,以期青年学子早立志、立大志。这是一首叙述“诗和远方”的典范之作,写作背景为:1910年秋天,17岁的毛泽东带着救国救民的理想,考入了湖南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离开家乡时,他将这首诗夹在了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跟希望自己留在家乡打理家业的父亲辞别。

《七绝·改诗赠父亲》

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6d266f42fa4349e3bf7add7c85bb704d.png

(文艺理论党支部李建燊习书)

6a331c1482fb4f0eb2fe33e0e0adcf3a.jpg

人文学院 2020级(研究生)艺术理论与批评 芦晶晶:《七绝·改诗赠父亲》是毛泽东感恩父亲的特殊方式。他把原诗的“男儿”改成“孩儿”,体现出对父子关系的准确定位,更体现出儿子对父亲的敬爱。“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则传达了毛泽东志在四方的坚定意志。

诗中书写的远大志向具有永恒价值。青年毛泽东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深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觉选择为国奋斗来表达自己深切的爱国情感。这启迪新时代的广大青年,要自觉参与社会实践,建新功、立伟业,争做新时代爱国的奋斗者。

志向是人生的灯塔。有了志向,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有了志向,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处于顺境不骄傲不急躁,遇到困难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只要胸怀志向,力争上游,我们的人生理想就一定会被点亮。

d3acadcdb2194d48992ccdf17547f766.jpg

音乐学院 2018级 录音艺术 黄海:“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这两句表达了雄伟的志向。“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两句具有鲜明的思想。青年毛泽东带着这种有思想的志向,结合当时民族危难的现实,勇敢地走出韶山,去追求救国救民的梦想,而让自己的青春闪闪发光照耀史册。读这首诗我们应领会到:“诗和远方”,不能流为单纯的浪漫情思。只有以明晰的志向、深切的思想、持续的行动作为支撑,“诗和远方”才能成为真正的人生蓝图。

b5feb79e2c9a4c1f90794521b99540e7.jpg

职业技术学院 2019级 公共艺术设计 张紫蓉:读这首诗,我们很容易感受到作者远大的志向、对父亲的深厚感情以及“不惧未来,不怕失败”的豪情。先辈们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树立大志振兴中华,这种精神力量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要继承先辈“善于立志”的优秀品质,密切关注时代需求,保持直面问题的勇气,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磨砺人生多学本事,以在伟大的新时代留下优美的青春足迹。

285fd96aa4034487bfb3141228e8c9be.jpg

职业技术学院 2019级 广告设计 李丽雯:这首诗是毛泽东在17岁那年写下的,借此向父亲表达一定好好读书、学有所成的决心,同时表达好男儿志在四方的人生追求,确立了日后为国为民的人生航向。通过领袖毛泽东的成长、成功历程,不难发现,人生的航向至关重要,青年时期正是人生树立远大理想的关键时期。新时代的青年们要积极学习并领悟青年毛泽东诗中“由家而国”的奋进航向,在心中埋下一颗“家国”种子,努力学习,筑牢人生发展的基石,在不久的将来,长成参天大树,成为新时代祖国的栋梁。

8f5c96d6378c4970a0d06370329acbcb.jpg

文艺理论党支部书记 张兴茂:为救国救民于危亡,故立志出乡关;以天下为己任,故学不成名誓不还。17岁月的毛泽东,何等气魄,何等坚毅。有国才有家,毛泽东从小怀揣救国梦想,心系劳苦大众,并用一生去探索与践行,历经万苦千辛,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生逢盛世,我们的使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青年,正是立志最好年华,我们应当从毛泽东这首诗中汲取力量,青年,必要有朝气、有志气、有勇气、有骨气、有正气。诚如梁启超先生所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我们的立志,很重要;我们的努力,很重要。新学期又开始了,奋斗吧,同学们!

cc34383fac7d45d9b85d4d99fbc323d0.jpg

文艺理论党支部宣传委员 向一优:男儿胸怀天下志在四方,访名山、见大人、读好书,青年游学亦有传统。毛泽东在青年时代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立志出关游学,学不成名誓不还,可见青年毛泽东的胸怀眼界之博大高远,也充分继承了古之壮游的优秀传统。但青年毛泽东作为新旧时代转化时期的人物,其游学也体现出不同于古人之处,他所改诗作作者是缔造近代日本的维新三杰之一西乡隆盛;古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叶落总要归根,青年毛泽东却高喊“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由此可见青年毛泽东身上所体现出的当时求新求变的时代风气。身处新时代,恰逢开学时,很多同学都是异乡求学,当以此诗共勉,走好新时代的游学之路。

9e3140b885344a118d9a7aa4356c3bfc.jpg

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教授 孙桂平: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提倡父母在,不远游,认为人生价值的展开应以维护祖先、家族的声望名利为基本宗旨。另一方面,中国从《左传》以来,就有四方之志的说法,提倡舍弃小家而为国为民奋斗。青年毛泽东基于对儒家保守文化的深刻反省,在17岁时写这首七绝辞别父亲,隐约透露了以救国图存作为人生目标的宏愿。这首七绝是对日本维新人士西乡隆盛述志诗的改作,虽然只更换了两个字,但寓意更深,立意更高。男儿改为孩儿,表明自己立志离乡外出,并非随俗的叛逆,而是理性的选择。死不还改为誓不还,表明自己愿意为救国图存而奉献终生,也有足够的信心去取得成功。年青学子如何立志,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未来。毛泽东这首七绝启示,青年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努力去培养博大的公共情怀。


分享到:
【打印正文】